自9月开学后,不少孩子开始出现发烧、咳嗽等症状,其中多数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。家长们不是陪孩子在医院看病,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,心力交瘁。
01
支原体肺炎不好判断?如何早期识别
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非典型病原,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,比细菌小,比病毒大,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性微生物。
支原体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,如何早期识别是不是支原体肺炎呢?来听听专家怎么说
支原体肺炎有一些典型特征,孩子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须警惕:
支原体肺炎以发热、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,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。其中咳嗽是顽固、剧烈的刺激性干咳,有的甚至会咳的背过气。
由于早期症状容易与感冒等疾病混淆,除了以上症状表现,还需要到医院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病原学、血清学检查来判断。
通常,病原侵入机体后,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,所以在病程初期,常检测不出支原体抗体,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感染支原体,医生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以及患者的症状来进行诊断。
支原体感染一般会有2-3周的潜伏期,早期体征可能并不明显,对于家长而言,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及明显呼吸道症状,应尽快前往医院,确认是否为支原体感染
02
支原体顽固难清除,支原体肺炎该如何用药?
今年的支原体肺炎还出现了时间提前、反复感染、患儿低龄化、病程偏长等新特点。针对支原体顽固、清除慢的特点,确诊后,医生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体征和病情程度来进行个性化的序贯治疗。
如何用药,医生的“解题思路”原来是这样
03
如果有「免疫债」,我们要如何保护好孩子?
疫情后,今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出现“病毒乱斗”,甲流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峡炎、副流感病毒、支原体感染等诸多感染性疾病轮番“登场”,而且还不按套路出牌,对于家长、孩子和医护人员来讲,确实是一场与病毒斗争的攻坚战。
针对今年各种病毒反复感染且破坏力强的情况,专家们曾提出过「免疫债」的概念。
顾名思义,就是疫情期间长时间的防护措施,让人体免疫系统减少了对病原体的刺激,群体免疫力下降,当再次接触微生物时,会因免疫系统“战斗力”下降而不敌。孩子往往因为自身的免疫屏障还不完善成为主要的易感人群。
不论「免疫债」的说法是否成立,针对这些新的情况,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于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,如流感,接种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手段。而许多疾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预防,如上文提到的支原体肺炎,医生提醒加强日常防护很关键,这些措施也适用于预防秋冬季其他呼吸道疾病。
• 营养均衡,保证充足睡眠,适当户外运动提升自身抵抗力。
• 感染流行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必须去时应佩戴好口罩;
•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;
• 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掩住口鼻,做好手卫生;
• 气候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。